"@中国空间站:你快速对接,我极速拍摄"

神秘的老A天文新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空间站凌日大约 7 分钟

"@中国空间站:你快速对接,我极速拍摄"

文:郭辰洋

7月17日,在临近“问天”实验舱发射的一周前,我开始关注发射前后中国空间站的拍摄机会。采用凌日/月法拍摄无疑是成功率最高的方法,但也需要一些运气的成分。经过初步查询,我发现在发射前后有数次中国空间站凌日,且就在家门口附近,便请远在青岛的路越老师紧急邮寄一套轻便的设备。

7月17日查询的凌日信息(7月22日凌日未截图)

在7月20日顺利收到设备后,我便开始熟悉设备的安装,参数的设定,对于127slt马卡的光轴进行调整,以及于7月21日在中午12点对设备进行耐高温测试。当这些调试完成后,我便磨拳擦掌,瞄准7月22日“问天”实验舱发射前最后拍摄“小个子”空间站的机会。

每当发射临近,为了方便新舱段和已有结构的对接,空间站会频繁地进行轨道微调。这天上的小幅度调整,就将7月22日的凌日中心线从家门口调至40km以外。由于没有合适的交通方式,我无法深入深山老林拍摄,因此只能遗憾地错过最后的小型空间站。

7月22日前后的轨道微调同样影响了后续的凌日中心线位置。寄希望于7月22日轨道一次调整到位,我开始以不变轨为前提做后续的拍摄计划。通过“天文通”小程序查询,7月28日的凌日也离开了我的机动范围。最后的选择只能是7月25日的凌日。起初我有些不情愿,毕竟在变轨后,我计划的铁路线机动方式需要离开龙岩市。但考虑到对接后变轨可能更加频繁,为了尝鲜,我必须在对接后尽快拍摄。思量再三,我买下了25日前往漳州市云霄县的火车票,然后就是3天的紧张和等待。哪怕是再出现一次轨道的微调,这套设备可能就要吃上一个月的灰。

每4小时确认一次天文通的凌日预报信息;计算拍摄时不模糊的最长曝光时间;精打细算如何选择具体的拍摄地点;再进行一次高温模拟拍摄、模拟实拍构图……转眼到了7月24日下午,在和家人一起看完“问天”实验舱的发射后,他们为成功发射而十分激动;而当我听到实验舱在与“长征五号B”运载火箭分离后,仍然要进行机动的消息后,内心不由更加的紧张——是不是又要变轨了。所幸天文通的预报和爱好者群里的大佬拍到的凌日都告诉我,轨道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。

“问天”实验舱发射瞬间。图片来源:中国载人航天官网

天文通小程序在7月24日22时、7月25日5时更新的预报均显示轨道无变化,且我也通过7月25日清晨空间站过境的时间和方位进行了验证。当星友晒出拍到的组合体凌月图片后,我觉得是时候大胆一搏了。点齐设备,我乘上了动车。刚到漳州界,我就发现手机上的高温橙色预警升级成了红色;云量预报则告诉我高云和低云会同时对我的拍摄造成干扰。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,即使太阳被云所遮蔽,我也决定“战斗”到最后一刻。

现场高云和低云“无微不至”的关怀

从火车站顶着烈日步行约2公里到达预定的拍摄地,通过卫星地图确定的树荫在最难熬的时候为我提供了庇护,此时为12时15分,进入拍摄的一小时倒计时。由于这套设备从安装到开拍只需要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,因此我选择暂避烈日的锋芒,待凌日前30分钟开始架设,在这期间,除了给127slt主镜热平衡外,我还索性拆掉了行星相机上遍布划痕的AR增透保护窗——先前测试时发现划痕对于图像的影像要远大于灰尘。

本次拍摄所用的设备组合(星特朗127slt马卡+ZWO ASI485MC+信达大星野,减光所用巴德膜尚未安装)

12时45分,在阴凉处安装好设备的我将设备搬到阳光下,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寻日,对焦和参数的调整,并根据老A昨天所教的构图方法进行调整。但墨菲定律此时还是应验了——在两次耐高温测试中,设备经受住了考验,今天的情况却比模拟时更加恶劣:行星相机的芯片在5分钟内由39℃升至55℃,这一温度已是相机厂家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了(换句话,高于这个温度后损坏就不算是正常使用导致的相机损坏了),可此时还需要等待约20分钟。我只能将自己的帽子贡献给相机,但似乎是杯水车薪。凌日前5分钟最为难熬,正当我准备使用手机校对标准时间时,手机却因为过热关机了。在凌日前2分钟失去了时间校准,我有些慌乱了,但此时按下录制键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
正式拍摄时设备一览

天空中时不时有飞鸟、灰尘颗粒飞过,它们的迅速地穿过画面,具有不小的欺骗性,但经历过之前“飞鸟凌月”乌龙的我还是能够明显地区分出鸟和空间站。在焦急地等待中,我忘记了可能的轨道变化,忘记了设备会不会突然关机,只是盯着屏幕看是否有黑影划过。突然,一个类似于“土”字,并具有清晰轮廓的剪影划过日面,拍摄过多次凌日的我能够立刻确认这就是空间站。回头一看CMOS的温度,已经逼近60摄氏度!来不及欢呼,先停止录制,再将设备转移到树荫下,做到万无一失。

现场锐化处理的图片。

迅速抽取一帧最清楚的图像,进入Registax6中锐化,我才发现这个“土”字一样的剪影比预期拥有更多的细节:4个舱段的4组太阳能板清晰可见,且其中“天和”、“天舟四号”和“问天”的太阳能板还能被进一步细分成2组小片,这算是不错的视宁度和准确的曝光计算的共同结果!

在“问天”实验舱发射的23小时内,“问天”实验舱与“天和”核心舱对接恰好10小时后,我成功捕获了空间站的剪影,率先亲眼看见了目前空间站的组合状态,这令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。我国的空间站建设拥有了快速对接的“黑科技”,而我要在此@中国空间站,虽然我不是最早拍到新的组合体的,但我一定是最早从地面看清组合体姿态的,我有“极速拍摄”的技能!期待中国空间站的后续建设,我也将继续快速跟踪其建设过程。

最后放上成品图:

中国空间站上新啦!!!

感谢老A开发的“天文通”小程序及时、准确的预报!感谢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路越老师千里邮寄的设备!